实事求是地讲,在尼西比斯之战后急匆匆地推行改革,马克里努斯的这些军事改革举措并非不智之举,从以后的历史来看,都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却没有选对时机,结果在军队中造成了巨大的骚动。军队现在很清楚,他们之前推选的黑人皇帝被帕提亚人打败了,而他却并不反省自己的指挥失误,反将责任推到士兵头上,违背选举时的承诺,降低他们的军饷和奖金,削减他们原有的特权。
这实在太令人失望了。不满的声音在军营中此起彼伏,几乎酿成一场巨大的兵变,所幸马克里努斯早有准备,通过人事调动和演讲,暂时平息了这场骚动。不过,尼西比斯之战导致的割地赔款,特别是大量摩尔骑兵的损失,已经在军队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,严重动摇了马克里努斯的权力基础。
上文中曾说过,卡拉卡拉皇帝的生母尤莉娅太后有个姐姐,名叫玛伊莎。当妹夫塞维鲁称帝时,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玛伊莎随家人都迁居到罗马的皇宫里。卡拉卡拉遇刺之后,马克里努斯听信了有关尤莉娅太后试图挑动军队反叛自己的传言,命令她立即离开安条克,返回罗马,正受乳腺癌折磨的尤莉娅太后愤而绝食,自杀而亡。马克里努斯闻讯,随即依法宣布,尤莉娅一家不再享受皇族待遇,必须立即离开罗马皇宫,回叙利亚的故乡居住。
从此,尤莉娅家族便成为马克里努斯的死敌,其中为首的便是玛伊莎。玛伊莎没有儿子,只有两个女儿,两个女婿又都刚刚去世,马克里努斯因此对她并不重视。或许是出于怜悯,马克里努斯还允许玛伊莎一家带走罗马皇宫内的大笔财产。
尽管如此,由于小巴西安和亚历山大都尚未成年,并没有引起马克里努斯的关注。在当时,有不少手握重兵的官员看上去都比这几个孤儿寡母危险得多,马克里努斯实在没有理由在她们身上投入太多精力。从玛伊莎的角度看,尽管马克里努斯的名望和权威都因为尼西比斯之败有所下降,而自己家财万贯,并熟悉官场政务,但手头既无一兵一卒,又没有成年男性直系亲属,完全不具备争夺皇位的条件。偏偏就在此时,一位既未成年,性别又不清晰的人物突然出现在玛伊莎面前,几乎在一夜之间,就完全改变了历史进程。
罗马帝国时期的叙利亚以服务性行业闻名于世,娱乐产业尤其发达。卡拉卡拉东征期间,大批艺人云集在罗马军营附近,以向军人提供娱乐谋生。在这些艺人之中,一位年轻的叙利亚杂技演员尤为著名,此人本名欧提基亚努斯,艺名甘尼斯,相貌极为英俊,非常讨人喜爱。有的资料断言,此人是一个太监。不管怎样,他确实多次出入宫廷和官府,曾为很多达官显贵表演节目。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杂技演员,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素质:一是胆子大,不怕危险;二是身体素质好,力量和灵活性兼备。显然,甘尼斯就是这样一个人。
通过与第三高卢军团士兵的交流,甘尼斯得知,黑人皇帝马克里努斯刚刚被帕提亚人打败,割地赔款,而且还削减军饷,弄得军人们怨声载道。通过与小巴西安及其家人的交流,甘尼斯又得知,他们是先帝卡拉卡拉的亲戚,非常有钱,而且仇恨马克里努斯。这位童星迅速地在脑子里将这些人际关系一捋,感觉现在是造反的好机会,虽然失败有可能送命,但假如能够得手,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古代的神庙既是宗教中心,也是新闻集散地。没过几天,埃米萨等许多叙利亚城市的神庙都发布神谕,预言马克里努斯将会垮台,小巴西安将会当皇帝。包括不少地方官员在内,善男信女们毫不怀疑这一神谕的真实性。与此同时,玛伊莎和甘尼斯又派人在社会上四处宣扬,说小巴西安的生父其实是已故的卡拉卡拉皇帝,因此有权继承皇位;马克里努斯是卡拉卡拉皇帝遇刺的背后主谋,因此是个邪恶的篡位者。
在几天之内,这些谣言像野火一样席卷叙利亚南部,受其影响,第三高卢军团司令普布柳斯·瓦勒柳·科马松表示愿意支持小巴西安称帝。但当甘尼斯信心十足地宣布可以起兵造反时,自以为熟悉宫廷政治的玛伊莎、索爱蜜丝和玛米娅母女却表示反对,认为时机尚不成熟。
5月16日凌晨,小巴西安改名叫马可·奥勒留·安东尼,穿上卡拉卡拉生前的衣服(多半是他的外祖母玛伊莎从罗马皇宫里带出来的),披上紫袍,戴上皇冠,正式称帝,宣布要讨伐篡位者马克里努斯。玛伊莎、索爱蜜丝和玛米娅一家得知这个消息,连忙带上尽可能多的细软,坐马车离开埃米萨城,全速向阿帕米亚奔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