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在线讲座用故事治愈读者——漫谈法国当代作家施密特及其作品

介绍法国当代著名作家,龚古尔文学奖评委,埃里克-埃马纽埃尔·施米特和他的作品。这是一位十足的人道主义作家,他试图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治愈读者,给人类寻找出路。他尤其擅长以孩子的视角提出各种终极问题,无论是戏剧还是小说都充满了对生命、对宗教、对人性的追问。

徐晓雁,法语文学翻译家,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。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届法文班,后在法国留学、工作十余年,巴黎十二大学生命科学硕士。涉足法国文学作品翻译十多年,曾入围2021年第十三届傅雷翻译出版奖。译作有《奥斯卡与玫瑰奶奶》、《伊莎贝尔》、《看不见的爱》、《奥斯坦德的梦想家》、《恋爱中的波伏瓦》等近二十部。另在《新民晚报》、《书城》、《辽河》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、游记若干,曾在《好逑》杂志开设书评和游记专栏。

一个法国小镇里,毒死三任丈夫的女人拒不认罪。可面对英俊的神父,她决定向上帝忏悔一切。当赎罪的时刻来临,她到底能否跨过那一道门槛?

大海上,有四个女儿的船员得到消息:“您女儿死了”。他陷入纠结——究竟是哪个女儿死了?他希望是哪个女儿死了?他有权利做这样的选择吗?

一场音乐夏令营的事故之后,加害者与受害者对调了人性善恶的位置。当《纪念天使协奏曲》再次响起,死去的是恶魔还是天使?

最后,还有爱丽舍宫中,总统与总统夫人一再错时的爱情——他们人前相爱,人后相杀,到底哪个才是真实?

奥斯卡是个十岁的小男孩,得了白血病,治疗无望。玫瑰奶奶是穿着粉红色制服到医院陪伴孩子的义工,她鼓励奥斯卡给上帝写信,把一天当十年活。这本书就是奥斯卡给上帝的信,饱含诗意地讲述了小奥斯卡最后十二天的生命历程,写尽生命中的点滴感动。

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。开始我们往往高估了这份礼物,以为获得了永生。然后,又低估它,认为生命会腐败,转瞬即逝,又想把它抛弃。最后,人们才明白生命不是一份礼物,仅是一次出借。于是,我们试着配得上这个生命。

伊莎贝尔(Jézabel)即《旧约》的人物耶洗别(Jezebel)。她是古以色列亚哈王的王后,因信奉异教神而迫害众先知,成为恶毒女人的代名词。小说主人公格拉迪斯同样因扭曲的狂热犯下了无可挽回的罪行:法庭上,美丽妖娆的格拉迪斯被指控杀害了一位前途无量的大学生。人群盯着她的一举一动:她上了岁数,但保养得很好;她拥有上流社会的情人,可她拒绝结婚;死去的穷学生或许是她的另一个情人;这样迷人的女子为什么非要杀人?

继《大卫•格德尔》《舞会》《孤独之酒》之后,内米洛夫斯基全神贯注、彻彻底底地描摹出一个魔女形象,以及对青春的病态欲望。

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,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。十月革命后,她移居巴黎,凭借小说处女作《大卫•格德尔》登上法国文坛,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。后来,她又创作了《舞会》《库里洛夫事件》《伊莎贝尔》《猎物》等多部小说。二战爆发后,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,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。一九四二年夏,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。未完成的野心之作《法兰西组曲》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,于二〇〇四年出版,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,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